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应少些“虎妈”“狼爸”

   日期:2024-06-03     来源:www.jimaiche.com    浏览:764    
文章简介:“虎妈”“狼爸”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模式并不是适合的教育,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即容易损害孩子的人格和社会性进步。近期,由赵薇和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热播,引起了观众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热议。

“虎妈”“狼爸”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模式并不是适合的教育,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即容易损害孩子的人格和社会性进步。

近期,由赵薇和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热播,引起了观众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热议。事实上,几年来,关于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得失利弊,不只在中国社会引起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在美国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媒体的持续报道。其中,“虎妈”、“狼爸”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虎妈”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她用中国传统式教育办法来管教两个女儿,最后将它女儿送入哈佛大学。“狼爸”萧百佑以棍棒式教育、军事化管理和不许子女与同学在校外接触等种种严苛手段,最后将4个子女中的3人送入北京大学。无论是“虎妈”还是“狼爸”,他们所使用的家庭教育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的父母拥有绝对权力的教育模式。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虎妈”“狼爸”所使用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模式也就是所谓的专制型爸爸妈妈,相对于其他三种家庭教育模式:放纵型爸爸妈妈、权威型爸爸妈妈、忽略型爸爸妈妈。比较这几种不一样的家庭教育模式,权威型爸爸妈妈更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积极自尊的孩子;专制型爸爸妈妈和放任型爸爸妈妈的教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人格和社会性进步方面存在明显的缺点;而忽略型爸爸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最糟糕。

换言之,“虎妈”“狼爸”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模式并不是适合的教育,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即容易损害孩子的人格和社会性进步。比如,专制型爸爸妈妈养育的孩子可能在学业和早期职业上获得成功;但在社会互动中更容易表现得内向、社交退缩或被动,在平时人际交往中常常紧张而让人感觉不友好。

但在现代社会仍然沿用传统社会的教育观来衡量家庭教育的成败得失显然不合时宜。学业的成功与将来生活的事业收获、生活幸福并无势必关系。学业的成功更可能谋求好的职业,也更容易跻身社会上层,但这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没势必关系。相对地,事业收获、生活幸福与情绪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情绪能力,也就是俗称的情商,它常常反映在个体的情绪甄别与控制,与人际互动中的自制与影响力。权威型爸爸妈妈养育的子女表现更为独立、友好对待同伴、自由倡导又具备合作精神;他们追求收获的动机非常强,并且常获得成功且受人喜欢。无论在与别人的关系还是自我情绪调节方面,他们均可以有效调节我们的行为。

“虎妈”“狼爸”式教育的另一个风险在于,教育的成功具备侥幸性。因为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各有不同,假如孩子具备较好的禀赋,那样在严苛的棍棒教育下或能在学业上成就非凡。但假如孩子天资平平,那样“虎妈”“狼爸”的教育事实上就损害了孩子追求幸福和开心的能力。可以这么说,每一例值得炫耀的“成功”典范背后,可能掩盖了无数沦为“废柴”的不幸孩子。

由此,要给“虎妈”“狼爸”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点个赞,还真的需要素无知无畏的勇气。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